

但线上平台成为了重灾区。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 “缓解” 并非全域均衡 —— 尽管整体退货率相对平稳,不同渠道的退货率分化却十分明显。报告显示:2025 年在线销售退货率预计将达 19.3%,显著高于整体零售退货水平,线上渠道已成为零售退货的主要承压领域。

零售商预计,2025 年假日季退货率将达 17%
零售商预计,2025 年假日季退货率将达 17%,该比例与往年持平,假日季仍是退货管理的关键节点。
针对全年尤其是假日季的退货挑战,约 64% 的零售商明确表示,未来六个月内更新退货流程是当务之急。具体而言,零售商计划采取三项核心措施:一是加强对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的关注(占比 49%),优化退货履约效率;二是聘用季节性员工专项处理退货(占比 43%),应对短期退货高峰;三是延长退货期限(占比 37%),提升消费者体验。

为应对这一问题,约 85% 的零售商已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检测或防范退货欺诈,技术手段正成为对抗退货欺诈的核心工具。
退货服务成为优化客户体验的零售升级窗口
消费者退货体验已成为左右消费粘性的核心要素,也是决定用户是否持续复购的关键变量之一。
从消费者诉求看,退货服务的 “免费性” 已成为影响其购物选择的核心要素:82% 的消费者将免费退货列为购物时的重要考量,该比例较去年的 76% 同比提升 6 个百分点,直观印证了消费者对免费退货服务的重视度正持续上升。
更为关键的是,免费退货已不止是吸引用户的 “流量入口”,更是留存用户的 “关键锚点”——报告显示,约 57% 的购物者在被收取退货费用后明确表示,将不再选择该零售商,这一比例较去年的 40% 大幅提升 17 个百分点,凸显出退货费用对消费者复购决策的强制约作用。
然而,面对消费者对免费退货的高诉求,不少零售商仍选择收取退货费用,背后是多重成本压力的倒逼。具体而言,推动零售商收费的核心原因包括三类:退货处理的运营成本增加(40%)、承运商运输成本上升(40%),以及经济不确定性与关税风险(33%),“成本承压” 与 “用户诉求” 已成为零售商在退货政策上的核心矛盾点。

对此,NRF 行业与消费者洞察副总裁 Katherine Cullen 表示:“退货已不再是交易的终点,它为零售商提供了打造正向顾客体验的契机,而这种体验可转化为品牌忠诚度。”
Happy Returns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David Sobie 对行业趋势做出总结:“退货政策及整体流程已成为零售商的战略性触点,从购物初始阶段就影响着年轻消费者的决策。在退货率攀升、‘试衣退货’等行为频发的背景下,零售商若想保持竞争力,必须推动逆向物流现代化 —— 这不仅能提升客户满意度、减少欺诈行为,更能在当前高压的零售环境中保障自身运营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