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完整文字实录:
国内的企业,尤其是服装品牌,辉煌的时间为什么那么短?
今年的11月14号,拉夏贝尔在港股退市,所谓的“中国女装第一股”,就从A股和H股同时退市了。
其实比较其他的品牌,女装企业辉煌的时间并没有特别的短。大家都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趁着零售高速发展之后,发展出一大批各种各样的品牌。那么发展大了以后,自然就开始考虑上市。
问题就在哪?不少品牌一直对市场的估计过于乐观。或者说,老板只关注盘子做大,他们会以为,做大的时候就做强了。或者有些人就是为了做大,而卖得贵一点,我就可以退了。总而言之,在这个过程当中,风险意识,管理的控制力方面,都是对品牌没有支持的。
然后到上市时候,有点硬做报表。因为我做过很多品牌的零售顾问,就是投资顾问。基本上90%的品牌,都是在报表上做数据。把这三年做成,有25%甚至50%,百分之七十八十的上升,把过去几年的所有的积累,美化到这前三年的报表。同时留一部分的余地,给上市后未来三年。
所以他们上市第一年就累了,他们期望着上市以后,市场会不断地向好,企业发展也能够借势上升。但是很对不起,服装和百货行业的话,我觉得从2008年以后就进入了困难期。很快后续借力无法发挥,面临市场挑战又非常的大。
企业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如果企业的一把手足够明智,他在发展期的时候他可以修改修改,把这问题慢慢改掉的。但是一旦到企业下行的时候,你来都来不及改的时候,矛盾放大,所有的问题完全爆发,导致迅速下降。
那么具体讲到女装,女装尤其是时装,不是刚性需求。可以节约的就节约了,女装是最早最早表现为M型消费的商品。追求高端的在那端,追求中端的却是经济下滑,或者收入下滑最厉害的。她就可以去穿优衣库,去穿比你低端一点的。
反过来,拉夏贝尔那种女装是中产消费的主力,那恰恰不是刚性需求,越是掉得会非常厉害。因为女人衣服天生就多,经济下行时候,被裁员时候,被降薪时候,我节约一件,我的库存多得很。所以女装表现得比其他的服装,好像掉得更快一点点。
怎么办?控制产量,控制价格,控制成本,控制店面,自己就压缩自己。然后有条件的,往刚需的服装方面进行一些倾斜。随着大家消费的压缩和休闲时代的到来,时装套装销售会下去,大家对价格的反应会更为敏感。
不要对现在的问题有抱怨,看清问题,如何调整,能够调的赶快调积极调,至少要压缩。来不及调的,真的亏损的,那就是关店。不能让亏损持续,企业终究是为了活下去,企业要想活得好,有些真的要打破脸面,甘于承认失败,重新起来。
中国女装是有出路的,但是你必须克服那种借东风吃红利的影响,脚踏实地地开始。总归中国有14亿人,有7亿女生,哪怕有一千万,那也是你的消费者,总有你的份。
| 文章来源: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