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3.0|关税风波趋于白热化,中国新兴品牌如何面对大幅贸易折扣要求?
文章来源:WWD 发布时间:2025-04-18
中国新兴品牌当前正面临两难抉择:一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市场之一,美国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迫使品牌需评估是否通过降价策略以维持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则需权衡是否将纺织产业链迁移至美国以规避关税壁垒。 

然而,凭借中国供应链体系的品牌产品力保障和市场优势地位,依旧难以被撼动。

 

Coresight Research 研究与零售分析师 John Mercer 指出,“目前,中国新兴品牌可能面临来自美国零售商的降价要求,需承担因关税上涨而增加的部分成本。并且,美国品牌和零售商已经开始敦促他们分担部分额外成本,同时积极寻求在运营中节约成本。然而,鉴于当前关税加收已超过 100%,要求中国品牌完全承担这部分额外成本显然既不现实也不公平。”

 

例如,一位经常在上海时装周上亮相的设计师匿名表示,品牌近期收到了来自三家美国零售合作伙伴提出的不可协商的大额贸易折扣要求。尽管这些合作伙伴下达了大量订单,但品牌仍旧被迫考虑终止与他们的合作关系,因为接受此类折扣条件将导致品牌面临无利润,甚至亏损的局面。

 

以纽约与上海为核心市场的 Private Policy 联合创始人 Siying Qu 向 WWD 表示:“虽然,部分新兴品牌正在考虑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或缩减产量的方式来缓解关税上涨所带来的压力。但是,对于他们而言,此次关税风暴无疑是一场难以应对的挑战。毕竟,新兴品牌单凭自身难以承受关税大幅上涨所引发的沉重负担。

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业市场之一,许多企业难以放弃美国市场的庞大商机。根据 Resume Templates 的数据显示,18% 的受访企业表示计划将制造业迁回美国,从而规避关税壁垒。但是,不论是对于中国设计师还是海外品牌来说,中长期来看,美国制造业或许并无法满足其品质和产业链资源需求。

 

拥有 14 年历史的时尚品牌 Noctex 的创始人兼设计师 Negin Izad 在接受 WWD 采访时表示:“在此之前,我们的服装均在洛杉矶生产。然而,截至去年,我们已将所有生产线转移至中国。具体而言,按照到岸成本计算,许多在美生产的商品与我们在华生产的商品成本差异并不显著。不过,在产品质量方面却存在明显的差距。因为中国具有完备的生产链和工艺,品控几乎从未出现问题。然而在美国,即便是采用最佳的生产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我们仍然会在最终检查中发现错误。

 

因此,可以预见,即便中国制造的产品最终成本与美国制造的产品相当,时尚制造业大规模回流至美国的可能性依然较低。

 

这是因为,即使是在美国生产的品牌,通常仍需依赖从海外采购的面料及原材料。并且,我认为美国在技术积累以及培训熟练工人方面,与中国相比,存在数十年的鸿沟,并非是一朝一夕间就可以弥补的。”

 

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ITMF)主席 K. V. Srinivasan 也赞同这个观点,“美国服装进口商尽管正在积极寻求关税较低国家的替代采购来源,但这些替代国家的生产成本仍然较高,并且往往缺乏所需的产品种类或生产能力。 此外,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同时许多服装生产所需的必要纺织品仍需依赖进口。然而,受关税政策影响,面料进口成本大幅攀升。此外,美国还面临着服装行业熟练工人短缺的问题。因此,种种问题使得纺织业零售价格大幅上涨,并进一步引发通货膨胀。”

 

| 文章来源:WWD


立即体验AI时代的商品计划及库存管理平台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